四月芳菲,西子湖畔,享精神盛宴,悟语文内涵。千课万人,百家争鸣,润笔尖雨露,品声音魅力!2017年4月20至23日,全国各地的语文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千课万人第二届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发展课堂研讨观摩会的现场观课活动。
感受古典,牵手现代,开创未来,杭州西湖体育馆高朋满座,这是一场专家名师汇集的盛会,一场心灵的震撼,一次理念的冲击!
走进古典名著的魅力之门
4月20日这天呈现的《猴王出世》、《“凤辣子”初见林黛玉》和《景阳冈》三堂课,都是指向了阅读名著,把孩子们和观课学习的老师们引进古典名著的百花园! 胡红梅老师执教的《猴王出世》这一课虽然没有研读文本,却更像一次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去读原著,激发学生对原著文字的兴趣;刘冰老师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课以跳读的方法让学生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运用配乐朗读、对比分析等方法,深刻感受王熙凤的性格特点,每一步都走得恰如分!学生京剧配乐朗诵王熙凤的外貌,是本课的点睛之笔,让文本中人物更形象;而虞大明老师的《景阳冈》这节课上,让老师们如醍醐灌顶,充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落实新课标运用语言文字的目标,无论是课文梳理方法的指导,还是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方法的引导,还是微剧本,快板,各种形式文本体现,都更好地诠释了这一理念。
4天的观摩活动带领我们迈进古典名著之门的课堂,还有风趣高雅的赵志祥老师,拥有大语文观思想的武琼老师以及善于沉思的刘小波等老师。


捕捉现代语文的课堂文化
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4月22日上午孙双金老师执教《找春天》一课,围绕着“读、思、写”而展开的教学看似简约,其实却蕴含着孙老师的独具匠心。静静地聆听孙双金老师的课,那是心灵的净化,灵魂的碰撞。你渐渐进入春天的境界,你会惊叹孩子们童话般的奇妙想象;你会感慨语言色彩的炫目、字词的可爱善变;你会沉醉于课文的丰美意境,流连于作者笔下清新美丽的画卷……静静地聆听孙老师循循善诱之音,春雨润物般地充实学生的心灵,丰满自己的精神……此番境界该是何等的快乐啊!

打开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
“非连续性文本”被人喻为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张祖庆老师非连续性文本《未来的能源》有三个关键词:一是“非连续性文本”,二是“群文阅读”,三是“未来”,分别指向阅读的材料类型、基本形式和学习内容。看似简单的三个关键词,折射的却是教者清醒的课程意识。课上,学生在任务驱动的学习活动中,教师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语用活动的体验与发现,引领学生循着能力获取和思维提升的目标迈进。以任务下达的形式,推动学生阅读的纵深发展,也是这堂课堂常用的教学策略。比如教师让学生观察“全球最仰赖的天然资源”图片时,特别提出如下学习任务:聚焦图的左右两边文字,用两分钟的时间研究思考:煤和石油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对比之后找到其共同点。这里,教师不仅指明本环节的学习任务——提炼有效信息,概括形成煤和石油形成的必备条件,而且明示明确的阅读策略——对比阅读,在这一任务和方法的指引下,学生自然学得扎实有效。按照这样的学习要求,抵达学习目的地相对就容易而轻松得多了。张祖庆老师不愧是作为非连续文本教学的先行者!

名师示范,专家点评,丝丝入扣,深入人心 。四天活动,组委会除了安排二十二节优质课外,还安排了数场专家报告和学术论坛,精神大餐着实丰厚! 西子湖畔,千课荟萃,感谢千课万人构建的这一平台,让我们感悟到语文素养的重要,发展课堂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