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记泰小第八届校园读书节之课外阅读指导课活动
发布时间:2017-05-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马利平
让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记泰小第八届校园读书节之课外阅读指导课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把课外阅读引向深入,5月3日下午,泰小语文学科高段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五年级组姚琴和李茹萧两位老师执教课外阅读指导课,中、高年级语文学科老师全程参与。

第一节,姚琴老师上的是《青铜葵花》导读课。课上老师的导读从封面、书名入手,引导孩子大胆质疑。接着师生共读本书的目录,猜测书中的故事。最后,姚老师挑选大家共同感兴趣的章节让学生品读和感悟,以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自读、思考、交流和分享的学习方式感悟人物形象。学生对书中不幸遭遇的兄妹俩很是同情,希望葵花一直能在青铜家生活,永远不要再受伤害,就在这时,姚老师抛出了吊足了孩子们胃口的问题:有一天,城里来信,有人要带走葵花,那么葵花被带走了吗?青铜一家人能舍得让她走吗?这就极大地激起了孩子们后续阅读的兴趣。我想,如果每一本优秀的作品,都用这样的方式带给孩子,哪位孩子会不喜欢?

第二节,李茹萧老师执教的是《爱心树》的品读交流课。李老师带着学生与文中人物进行对话,理解爱的含义。整堂课思路比较清晰,教学环节层次性比较强。第一部分,课堂导入环节通过人们对书的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把学生引入故事的开头。第二部分,借助故事情节理清楚大树给予男孩什么?然后“品味给予”,感受大树对男孩的爱,通过设计的问题“选择你感受深刻的一次‘给予’,谈谈你从哪儿感受到大树对小男孩的爱?”充实课堂。第三部分,主要是解决“在这个故事当中,你觉得大树的爱怎样?”孩子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最终聚焦到大树给予男孩的是一种溺爱,并不可取,这样的爱让男孩越来越贪婪,依赖,不懂得感恩。第四部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爱”的理解,依托文本,又超越文本。

对于如何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学科组依托这次活动在校园网开展了沙龙论坛的形式,我们期待更多的思维碰撞!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状况。让我们把读书活动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让学生在书香成长!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