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改革发起人朱永新说过:“如果教师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发展。”暑期阅读分享已成为泰山小学期初校本培训的一项常规工作。8月22日上午,泰山小学全体教师在各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分享了假期的读书感悟,或教育专著,或教学案例,或小说,或散文,或经典,或时尚……老师们专心地聆听着、激情地交流着、愉快地碰撞着,智慧得以充盈,视野得以开阔,思想得以启迪,情操得以陶冶。
【语文组】
丹布朗的代表作《达芬奇密码》既出版了书又拍成了电影,李春花老师为大家奉上了她的读后感。她从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联想到现实的教育窘境,迸发出思维火花:我们在教学时是否能借鉴一下故事大师丹布朗的做法呢?如何让枯燥的知识通过有趣的活动、精妙的设计变得生动起来?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室内、室外的活动,动手动嘴的挑战、闯关盖章的方式让一年级的新生培训不再单调乏味。
高年段的陈素云老师非常有课程意识,她向大家推荐了《课程的力量》这本书。她用简洁朴实的语言总结了本书的几个特点,即“接地气、脉络请、助行动、树样子”,并对书中一些经典语录进行了解读。她的分享加深了老师们对课程的理解,认识了课程的重要性。
吴叶老师从管建刚老师《我的作文教学革命》一书中学到了不少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信心满怀地要在新学期也进行一场班级作文教学革命。
高燕老师引用《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作者弗雷勒写这本书的最初目的告诉大家:教师,同时也是学习者,教育工作,既有趣又严格。要求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培养特定的爱,不仅爱他人,更要爱教育所包含的过程。
【数学组】
陈鹏凯老师分享了美国作家保罗.洛克哈特的著作《度量:一首献给数学的情歌》,在作者看来,数学是一门艺术,而老师教授数学的方法应该是,向学生诚实地传递自己对于这门学科的热爱,激发和激励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帮助和引导他们实际投身到这段迷人的旅途中去。
巢一开老师分享了季羡林大师的著作《读书 治学 写作》,季羡林老先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歌、灵魂都融入了书中,让读者可以领悟书中的精华,和季老进行思想的交流,灵魂的对话。要做真实的自己,不掩饰自己的情感,用心倾听自己的心声,诠释真实的生活。
朱红亚老师分享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提出了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使读者受益匪浅,书中告诉你怎样教孩子做人,教你怎样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金静娟老师也分享了她的“教育情怀”,刘山鹰老师也对《骆驼祥子》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英语组】
孙丽老师推荐的《说话之道》、孙丹萍老师分享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林媛老师交流的《思维导图与小学英语教学》……一个个教育故事,一段段教育名录,一条条教育建议,从各位教师的口中娓娓道来。
以书为友,以学增慧。老师们在读书交流中共赴精神的盛宴,共享读书的快乐。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
【综合组】
《做最好的自己》《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青铜葵花》《迷恋音乐的脑》《山河之书》《亲爱的安德烈》《快乐的人生》《未来简史》《平原》,这9本书目包含了教育教学类、学科类、社会历史、生活类、文学类、未来科学等类别。
交流会上,大家积极互动,气氛热烈。每位教师介绍读书的主要内容以及主题思想,并谈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读书交流旨在让教师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提高教师的阅读积极性。我们将以此次读书活动交流活动为契机,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多读书,读好书。以书籍涵养气质,以书籍提升专业素养……
沈校在会议中做了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学校的形势,分析综合组面临的新挑战,对我们全体成员提出了新学期的新要求。就“如何让组内的每一位老师成为精英”这一话题展开:如何做好统筹,学会取舍?如何借力,依靠团队力量?这个团队可以是校内,也可以是校外。每个人都围绕这一话题思考,寻找策略,后续就这一话题将继续开展沙龙讨论。
“胸藏文墨虚若骨,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是为了遇见最美好的自己。作为教育者,读书,更是为了成就教育的精彩!阅享时光结束了,但书式生活仍在继续,让我们期待下次的精彩相聚!
(撰稿:史一丹、巢一开、唐敏洁、陶赟 审核:徐丽丽)
部分好书推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