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课程”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口头禅,为了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8月26日上午,泰山小学部分教师齐聚国英小学,参加了由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常州市教育科学院潘小福副院长主持的《提升课程思考力和行动力》讲座培训。
首先,潘小福副院长分别举例介绍了“用的最久”、“课程方案中写的最多”、“分类最清晰”和近期“微信公众号新鲜出炉”的几类课程,引起了教师们的思考,并从课程内容、实施层面向大家详细解释了课程的含义,明确提出了: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为了下放课程管理权限,突出办学的个性,而三级课程并没有对课程内容做出架构,只是为了强调课程开发的主体有所不同。
其次,他提出:不仅要理解课程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能够理解课程的内涵实质:课程是知识、是经验、是活动、是理解,都不是单一存在的。之所以要做课程,是因为教育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们需要不断的更新理念,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变化,引领发展。
最后,潘小福副院长引用“摘草莓”的故事向大家讲述了一个做课程的经历,从学生们第一次摘草莓遭到种草莓大叔的辱骂,第二次摘草莓活动被拒绝,最后大叔免费送草莓给学生们吃,深受大叔的喜爱,教师们听得津津有味,犹如身临其境。学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教师们将“摘草莓”活动作为一个有趣的课程在开发,在研究。可见,课程之魅力。
潘小福副院长激情的演讲,赢得了大家的掌声。奔跑吧,2017,让我们一起做课程,做一个课程思考和行动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