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促研,走向高效——记泰山小学第五周语文教研活动
金风送爽,细雨带走了夏日的炎热。为了提升泰小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推进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9月27日下午,泰山小学语文组进行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二年级的刘妍和四年级的石琳两位老师执教,并有幸邀请到薛辉老师前来聆听。
一、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刘老师领着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一起走进《狼和小羊》。刘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新颖,采用朗读、表演课文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孩子们在刘老师的指引下,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感受到狼的无理和变本加厉以及小羊的善良。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从而逐渐悟出故事的寓意。
第二节课,石老师引着四年级的学生走进《徐悲鸿励志学画》。石老师的教学活动板块清晰,能够贴近学生。从赏画入文,到初读课文,理清文脉,学习概括,石老师的课堂推进扎实而有条理。学生能在这样和谐的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关键词概括段落大意。课堂最后,石老师引领同学们初步赏读徐悲鸿为何励志学画,为第二课时学生进一步感悟主人公为国奋起的决心与努力做了一个巧妙的铺垫。
二、智慧碰撞
课后,老师们聚集在会议室,对本次研讨进行一个反馈与总结。首先,各备课组老师积极发言,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其次,史一丹老师肯定了刘老师对于学生课堂常规训练的扎实、到位,邹益老师对石老师的课堂提出了一些优化的建议。
最后,薛辉老师为全体语文教师作了高位引领。他肯定了两位老师能够紧扣课程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文本的表达。他带领全体教师重读两篇课文,从细节入手,去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运用的奥秘。比如,在《狼和小羊》这篇课文中,教师应抓住狼和羊之间对话中的提示语,以此为辅助,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语境中动物的语气。在《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中,老师们可以根据课文的“起承转合”来把握文章的结构,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这种章法。
本学期语文组第一次校级教研活动在老师们智慧的碰撞中画上了句号。一下午的研讨,我们收获不少,希望全体教师能够像薛辉老师所说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在语文课堂中”,扩大教学视野,提高专业领悟,共同打造泰小灵动、智慧的精彩课堂。
(撰稿:钱程 摄影:钱程 审核:马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