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支点慧挖掘 课堂逻辑巧转变——记新北区优秀教师牵手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17-10-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素云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为了全面推进教育的均衡,为了深化尊重理念下的语用课堂,10月24日,任丽芳校长领衔的新北区“优秀教师牵手”开放活动在泰山小学拉开了帷幕。此次执教的分别的是泰山小学的刘妍、新桥小学的孙雯佳、泰山小学的高燕。

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语用支点慧挖掘

刘老师执教的是《要好好学字》。教学时,刘老师以认识故事的主人公入手,相机进行字词教学以及句式的训练,“席”字教学匠心独运,由本义到引申义,展示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句式表达由简单到复杂,学生的思维由分散走向综合,关注了学生语言的长远发展。对话教学层层推进,认识对话,分角色练读对话,以读代讲,在读中悟,悟对话的形式,悟毛主席对小八路的关心。小组合作识字高效,汇报有章法,充分培养了学生合作识字的能力。课堂上刘老师用甜美的声音,亲切的教态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识字、表达、朗读等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成功的体现了低段语文课的育人价值。

孙老师执教的是《艾滋病小斗士》。孙老师打破常规课堂的品词析句,而是紧扣故事文本的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力发展出发,引导学生讲好故事。一读故事,紧扣题眼理文脉。二读故事,抓住关键词丰满故事。借助背景资料,发挥想象,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经历三回合后一步一步将恩科西悲惨的遭遇讲生动具体。在了解艾滋病可怕时,孙老师提供丰富的资源,图表数字、疾病折磨的图片,非连续性文本,让学生多角度地去感受艾滋病带来的痛苦。整堂课设计巧妙,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课堂富有生长感。

高老师执教的是《中国四大民间故事》。高老师富有智慧,富有挑战性,在教完课文《牛郎织女》后,巧妙地将四大民间故事组合在一起群文教学。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去梳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阻挠者,情节,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发现四大民间故事的相似点。曲折感人的情节背后是生动的描述,高老师引导学生聚焦故事中精彩的场景描写,发现作者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的独到之处。本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的群文阅读,习作表达指明了方向。



专家讲座如沐春风 课堂逻辑巧转变

任丽芳校长此次给我们带来的是《课堂展开逻辑转变的关键问题》。这犹如明灯让迷茫的老师们清晰了语用视野下的课堂展开逻辑正悄然发生着转变。讲座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为何要转变,转变教材解读观,转变课堂起点观,转变课堂过程观,转变教师角色观。讲解时任校长引经据典,结合着刚刚上完的三节课例,全面地向我们阐释当今的课堂要有学生立场,让学生在实践中反思,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关注学生的实际起点,激发和创造其需求起点;双螺旋式,节点跨越式让课堂充满生长感;提供资源,节点推进,提高课堂效率。听着讲座,与会的老师无不佩服任校长的博览群书,对教育孜孜不倦的追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此次的课堂教学、讲座,让泰小的语文老师们明白了课堂要努力追求言意兼得,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转变课堂的展开逻辑,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深化泰小的尊重课堂。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