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断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给青年教师一个展示自我风采、探讨教学经验的舞台,开学以来语文组的教研活动一直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在第十四周的语文教研活动中,武旦老师在二3班授课《小毛虫》、石琳老师在四1班授课《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两位老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立足课堂,留足思考时间,让提问不只是课堂过渡的形式。孩子们咀嚼到了语言文字的味道,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在观摩完两节精彩纷呈的教研课之后,专家朱洁茹老师和泰小的语文老师们“转战”到会议室,就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地交流、研讨。各位老师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谈了自己的感想、体会。张文亚老师肯定了二3班小朋友的课堂常规良好和武旦老师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教学目标清晰。高春娣老师表扬了石琳老师紧扣“伟大”一词进行教学设计,层层突出,环环相扣,通过不断地读书、追问,揭示了写作方法,进行读写结合。与此同时,史一丹老师提出了一个困扰低年段老师许久的问题:如何让课堂做到“有趣”,避免教学设计进入模式化?
最后,朱洁茹老师就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她认为,在低年段的语文课堂中,第一、二课时的内容切割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结合课后习题,让它变成训练语用点的材料。朱老师还对教学细节进行了指导,她建议在抽生字卡片时,要从后往前抽,并在卡片背面做好备注。在点评石琳老师的课时,她提出中高年级在集中识字时,选择的词语要有设计感。让学生查找名人资料时,老师要明确要求,注重培养他们搜集信息的素养。在点评的尾声,朱洁茹老师赞扬了两位年轻老师,鼓励她们再接再厉。
举办教研活动,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还能为青年教师搭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对于形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相信在今后,我校的语文老师定能更上一层楼,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
(撰稿:吴鸽 摄影:吴鸽 审核:马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