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思,收获一路花开的喜悦
常州市沈亚萍名师工作室江苏省教研课题结题活动
发布时间:2019-06-1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玮

201965日,常州市沈亚萍名师工作室江苏省教研课题结题活动在泰山小学举行,出席的专家有常州市教科院龚国胜主任、王俊博士、孙美荣老师,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薛辉校长,以及课题组部分成员。

 

DSC_9310.jpg

 

此次省教研课题结题活动与薛家幼儿园联合结题,薛家幼儿园课题组简要的汇报了《多元阅读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的主要过程与举措、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与后期的展望。

 

DSC_9302.jpg 

 

沈亚萍校长汇报了《“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及活动设计研究》课题的研究情况,此课题在20163月正式开题;20181月通过了中期评估。研究期间得到了南师大郝京华教授、江苏省教研室卢新祁老师,常州市教科院龚国胜主任、李令永博士、瞿晓峰老师、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薛辉校长等人的精心指导,经过三年的课题研究,已高效完成了规定的研究任务。

在调查分析中厚实研究的基石

课题组利用“生活中的科学”相关的文献综述、“活动设计”相关的文献综述、“项目研究”等关键词,查阅了中国报刊期刊网,查阅了国内外相关博硕论文2090篇。前期课题组成员通过调查、梳理、提炼了16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科学”所提的393个问题。成立了“衣食住行”的五个研究子课题,开展真实研究。

 

11.jpg

 

在交流分享中提升研究的品质

课题组与无锡市史瑞娣工作室、章丽红优秀教师培育室进行联合教研通过联合教研的方式,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宽度,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力度。

 

课题组尽力为教师创造研究和展示的舞台,走出去,到杭州、西藏、河北、长沙、广西、安徽、泰州等地进行学习;请进来,与无锡、海门、武进、新北区等地的工作室联合活动,共同探讨“生活中科学问题”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形成了一个个成熟的活动课例。领衔人和骨干成员到西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新疆、青海、江苏各地上公开课 ,做专题讲座,辐射本课题的研究课例,收集广大同行反馈的信息,改进和完善活动设计。成员陈雨薇在新疆组建了新疆克州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左文飞在武进区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各成员也在各区域带领周边的学校进行课题的共同研究,我们尽量扩大研究范围,让更多的同行参与观课研讨,尝试课例展示,提出建议或进行评判,从而跳出课题组外来审视我们的研究是否科学合理有价值。

 

课题组开展研究以来,王晓雪、张玮、吕卉、左文飞、刘依依、刘灵、陈雨薇等成员参加了省、市、区基本功比赛、评优课、实验教学设计大赛、创新实验说课等赛事。各成员能够秉持儿童立场,注重生活实际,以课题研究所坚持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备赛,参与竞争。成员间能相互协作,组成团队,一人比赛,多人打磨,共同进步,大大提升了参赛的价值,促进了团队的进步。同时,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也在赛事中得以检验,提升了课题研究的高度。

图片4_副本.jpg

 

在总结反思中提炼研究的成果

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设计与实施中探索、交流、反思,深化了对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等的认识,也形成了一定的活动设计与实践策略,撰写成文,发表交流。迄今为止,课题组成员和领衔人在省级以上正规刊物发表论文30篇。课题组成员还以课例研究为主,基于学生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活动设计和实施,形成了一批经过验证、可以推广的较为成熟的课例。形成了课件集、视频集、讲座集、案例集,我们从“衣食住行”四个领域,精选出40个精品课例,编写出版了《“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及活动设计》专著。这样的体例设计与呈现,相当于给广大科学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操作工具书,方便了同行们的借鉴,更好地辐射了研究成果。

 

图片9.jpg

 

最后,专家组对我们研究的过程进行了高度评价,肯定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专家组也提出了后期研究的建议,建议我们设计的生活的中问题可以进行多维度的划分,课题研究前期问题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类,研究的成果要进行抽象的概括。

DSC_9328.jpg

 

与专家对话,跟着名师向前走,带着“科研”出发,让成长的“瓶颈”转变为“契机”,让教育的“热爱”得到“天助”,一群人,带着教育的梦想,一起向前走!

DSC_9318.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