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总是弥漫着墨香、书香,多静处,偶雅集。唐代刘禹锡有《陋室铭》,东坡有雪堂,元代倪雪林笔下有《容膝斋》,明代徐渭则有“青藤书屋”,近代周作人有“苦雨斋”……对文人而言,书房不仅呈现了心智,也体现出修养与人生的境界。近期,常州博物馆藏文房用具图片展在泰山小学展出,孩子们有幸了解到了“书斋里的妙趣”。
文房之物林林总总、品类繁多,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笔墨纸砚四宝之外,还有笔架、印盒、砚滴、笔洗等用具与陈设,同时焚香饮茶与文房密不可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与讲解员进行互动交流。学书法的同学更是兴致勃勃,跟伙伴们分享自己拥有的印章。
通过这次展览,孩子们由这些文房用具感受到古代文人的那种悠闲自在、平正淡泊的情趣。所谓小窗幽致,绝胜深山,物外之情,尽堪闲适。
(摄影:秦洁 撰稿:秦洁 审核: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