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寻访非遗文化 争做追梦少年
泰山小学“扬帆中队”寻访活动
发布时间:2020-05-1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叶

  春暖花开,孩子们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漫步在阳光普照的美丽校园,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70周年贺信精神,引导广大少年儿童深入了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内涵和伟大意义,5月15日,泰山小学“扬帆中队”的队员们走进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对公司董事长、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金松群大师进行了寻访活动。

  采访金松群大师:传承精神

  车缓缓开进一条两旁栽满百年老树的小街,映入眼帘的的是一幢幢散发着历史气息的老房子,这就是梳篦厂了。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进入了梳篦博物馆,四楼是国家级梳篦非遗传承人——金松群爷爷的办公室。金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依旧精神矍铄。队员们了解到1943年出生的金爷爷,从小就生活在篦箕巷。1964年底,金爷爷进入常州梳篦工艺合作社,做了一名一线操作工,一干就是16年。改革开放以后,常州梳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在时代的号召下,当时作为工艺组组长的金爷爷,在工艺上作了创新和改进,代表作品荣获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金奖;《月牙竹节梳》被选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赠送礼品;《琵琶、静瓶》工艺梳获2009年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等。荣誉的背后,凝聚着金爷爷的心血,他为常州梳篦的传承、创新、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队员问及金爷爷的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时,他坦言道:“制作梳篦很辛苦,收入还低。梳篦作为常州的名片,发展其实很困难,尤其是篦子,但是我们历经重重困苦,在党的领导下,成功将梳篦工艺传承下来,并且坚持继续发扬传统工艺文化……”采访时,队员们拿出自己设计的梳篦图纸,有便携式梳篦,有可爱卡通型梳篦,有时尚精美的梳镜,有保健型梳篦……金爷爷一一点评,赞扬队员们传承梳篦、创新梳篦的用心。

  走进常州梳篦厂,走近金松群大师,队员们真切感受到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奋进、创新,责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传承楷模的精神,争当追梦少年。


QQ图片20200517200407.jpg


-608856d0f667c392.jpg

  参观梳篦博物馆:见证辉煌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拼搏,金爷爷带领的白象牌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白象牌”也成了常州十大名片之一。金爷爷在2009年还创建了常州龙城梳篦博物馆。在金爷爷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坐落在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内的常州梳篦博物馆,馆内设计精巧简洁,古朴而含蓄。该馆分八个部分介绍了梳篦的起源、传说,新石器时代起至唐、宋、元、明、清、民国等时期制作的木梳和篦箕复制品,展示了传统木梳28道工序和传统篦箕73道工序的制作、工具及材料,珍藏着1910年至今获得的国际、国内各类奖牌和证书,尤其珍贵的是常州梳篦获得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银奖、1926年获得费城世博会金奖的证书原件经过数代人的保存,完好无损地收藏于馆内,供大家观赏。

  一把把把精巧美丽的梳篦,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让队员们惊叹。队员戚宇亮说:“我在梳篦博物馆里看到了许多制作梳篦的工具,没想到一把梳子有这么多、这么复杂的制作工序。”队员刘欣怡说:“琳琅满目的梳篦,让我应接不暇。我最喜欢的是林黛玉造型的梳篦,她的眼睛弯弯的,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对我微笑呢。”队员宋陆宇说:“看到梳篦博物里陈列的那么多的奖状、奖牌,我为常州的文化遗产而感到骄傲!”小小的梳篦,承载着常州的文化,凝聚着常州人精益求精、开拓创新的精神。队员马艺宸深有感触地说:“今天,我们扬帆中队在这里见识了梳篦传统工艺的精美,也让我们对传统工艺的精神肃然起敬。梳篦是常州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工匠精神的传承,我们要继续将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675b67d9493d9824.jpg

  泰山小学引领学生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学习传承“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程中英雄模范人物的伟大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追梦人。

  春风习习,鸟语花香,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更加鲜艳了……

  (撰稿:吴叶 摄影:吴叶 审核:李春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