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五月,是万物生长的飞速期,也是泰山小学语文组青年教师成长的加速期。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组青年教师综合素质,促进语文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积累教育教学资源,积淀学校文化底蕴,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泰山小学语文组举行了两年一届的基本功竞赛。
百舸争流展风采
5月13日下午,首先进行的是第一轮专业素养笔试,9名选手在同一时间段,采取闭卷方式进行,测试内容为案例分析和写作。考场上,一个个选手或掩卷沉思,或奋笔疾书,或敏思构想,一张张试卷承载的是希冀与梦想,留下的是汗水与耕耘。其中,钱程老师的案例分析,有理有据、全面深入、层次清晰;唐洁璐老师所写的议论文《当累日月》,引经据典,文采出众。
14日中午,选手们进行了“粉笔字、即兴演讲、创编故事”三项专业技能比拼。选手们的粉笔字书写,或圆润多姿、或严谨端庄、或秀丽柔美、或稳健大方,笔法各具特色,体现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有的书写水准。其中,王人东、钱程、刘妍三位老师的粉笔字获得了最高分。即兴演讲是一个人思辨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的综合考量的呈现,选手们的表现稍显紧张,专业理论素养不够高,即兴表达能力不够强,还需进一步磨炼。其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是钱程老师,仪态落落大方,表达逻辑严密。创编故事,要求选手们在规定时间根据所提供的材料编讲故事,评委们根据选手所编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情节性以及故事角色的定位,讲故事的表情、动作进行打分。选手们整体表现略显拘谨,肢体语言缺乏,讲故事的味道不够浓。其中,刘妍老师根据词串创编的科幻故事,融入“黑洞”“时光隧道”等科技元素,听来颇具科幻感;黄佳老师根据所给开头创编的母亲节送花故事,听来很是暖心。
新荷初绽竞芳菲
接下来进行的是第二轮“教学设计”大赛,由选手们自主确定内容,自主进行备课。这对比赛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极具挑战,备课稿既需要体现统编教材的最新理念,更需要结合学校前瞻性课题《指向思维发展的“高认知课堂”实践创新》这一研究专题。老师们在三天内,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时间,埋头备课,从教材的解读,到重难点的确定,再到教学过程的设计,尤其是高认知问题的设计,反复推敲,不断优化,自主备课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其中,钱程、武旦、石琳、黄佳四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在指向思维发展、落实语文要素上体现较为充分,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认可。这四位优胜选手顺利进入到说课展示的环节。
5月21日上午八点,说课展示正式开始。本次活动还有幸邀请到了区教研员薛辉特级教师的全程参与。四位年轻老师基于学校“高认知课堂”的前瞻理念,围绕着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方面,以轻松自如的教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充分利用PPT与说课稿、讲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了生动的演说。
在专家点评过程中,薛特充分肯定了四位老师的努力以及对“高认知课堂”实践研究的意识,同时也对说课内容中的教材解读和目标制定提出了宝贵的建议。随后,薛特针对四位老师选择的四篇教材,进行了细致独到的解读,给出了优化重建的方案,更以点带面分享了多篇新教材的巧思妙解。老师们认真地聆听,及时地记录,笔记本上干货满满。
沈亚萍和邹益两位校长也全程参与了说课展示活动,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于语文组“高认知课堂”的研究给予了赞赏,并提出了希望。沈校长这样说道:当万事确定时,我们是安心的;当万事不确定时,我们是最有活力的!因此,青年教师应不断在求变中获得成长。对于“高认知课堂”的实践研究,语文组走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也许会被推翻,也许会被质疑,也许永不完善,但我们永远在路上……
时至小满,满而不盈,满而不溢,满而不损。正所谓小满未满,一切都还有上升的空间。你看,小麦为了饱满,还在不断地吸取营养;果实为了丰硕,还在不断的沉淀糖份;作为青年教师,为了充实有己,更不能放过任何学习磨砺的机会。后续,四位老师还将进行课堂风采展示,让我们一起期待新荷初绽的精彩……
(撰稿:马丽芬 摄影:刘妍 审核:徐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