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小学三月心理健康月正式拉开帷幕,本月为小朋友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心理节活动,比如团体活动小游戏、蔬菜成长记、沙盘体验活动等,其中最新颖的当属沙盘了,由于名额有限,每个班只有三位幸运儿获得了此殊荣。
“沙盘游戏”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刘婷老师是我们的学校的专职心理老师,在沙盘这一块更是经验丰富。当小朋友们走进沙盘教室时,刘婷老师已经满脸微笑迎接着他们,她先带着小朋友们参观了琳琅满目的小物件,接下来刘老师介绍了一下此次心理沙盘的体验过程:将小组内的成员进行一个抽签排序,按照抽签次序依次进行动作,整个体验将会有4-6轮的动作,且活动人员全程不可以交流。待所有轮次的动作都结束后方可进行交流。每次一个动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1、可以从沙具架上选取一个或者一类物品摆放至沙箱中沙子代表陆地,蓝色底色代表海洋,可以选择挖出一片水域或者造一块陆地。2、可以移动其他人已经摆放上的一件或一类物品,但不可以将已摆上沙箱的物品拿回。3、可以选择放弃,轮空此轮。
同学们在听完规则后依次有序的进行动作,刘老师在一旁仔细的记录着整个过程。经过几轮的摆放移动后,整个组的成员共同完成了这个集体沙盘的作品。刘老师就每一位同学每一轮的动作进行提问,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来了解该动作背后的理由,同时鼓励同学们之间多进行交流,将各自的想法说出来。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学会受到前一位同学动作的影响而有的同学不会,这就可以看出我们是想去做主动的主导者还是执行者。同时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和行为。有的同学会坚持自己的想法,执意把某一件物品放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在不交流的情况下,每个同学对于沙盘上物品摆放的理解都不尽相同,这也可以看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最后,刘老师引导大家各抒己见,给集体制作的沙盘起个名字。同学们最终达成一致,拍照留念,结束了此次心理沙盘的体验活动。
通过学校的这次心理沙盘的体验活动,同学们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自己的内心。整个活动生动有趣,也让同学们对于心理沙盘有了初步的认识。
(撰稿、摄影:芮剑琪 审核: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