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又是一个活泼的星期二下午,教研员薛老师与我们泰山小学的全体英语教师又在四一班明亮的教室里重逢,共同研讨“高认知课堂”互动研究。
春天到了,四年级教研组长臧老师带着孩子们跟着Mike去了公园,欣赏了他们的春游活动《Drawing in the park》。
臧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在情境中理解词汇,在活动中运用句型,环环相扣。通过展示美丽的春天景色引入课堂,抓牢学生注意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互助群学的方式,推进重点词汇与句型的学习。鼓励小朋友不断尝试,挑战自己,达成育人目标。学生在游戏和表演中愈加娴熟地运用新识新知,展现出很高的学习能力。
孙丹萍老师呈现了一堂内容夯实的五年级课程 当我们生病时怎么办?《Seeing the doctor》
课堂在一首非常轻快可爱的歌声中开场,学生在歌曲中迅速温故了身体词汇。随着老师的发问 If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your body, what should you do? 课堂转入新课主题 seeing the doctor。通过学生的回答和演绎不断深入地学习了本课的重点词汇与难点句型。其后通过老师抛出的图片,学生接受任务,找到故事当中的 WHERE WHAT WHY WHO。
整堂课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老师的牵引下出色地逐个完成课堂中的任务,理解文本。此外,孙老师通过一个形象的胃的图形整理出了 Mike 与 Su Hai 分别遇到的问题与医生给他们的建议,贴合主题,便于学生将文本结构化。
最后薛老师对于臧老师与孙老师的课堂做了精彩点评,两堂课均高质量的实现了六步法。此外,薛老师 还提出了基于情境的主题意义阅读。提出以情境为载体,以话题为主线,以活动为中心,以知识为暗线,提倡学生语段输入,课堂要反应学生的思维变化,有交往互动。通过薛老师的点播,我们都收益颇丰。
输出的过程也是输入的过程,愿孩子们在老师输出的过程中得到滋养,愿老师在孩子们反馈的眼神和表现中汲取力量。愿我们共同成长,成为自己喜欢的那个“我”。
(撰稿:胡芳媛 摄影:曹永红、季明玉 审核: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