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做一颗好种子
泰山小学综合组第7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1-05-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罗娟

  5月28日,泰山小学综合组全体教师齐聚会议室,围绕袁隆平院士提出的种子精神,展开沙龙研讨,活动由黄丽娟老师主持。

  活动主要分为三个板块。第一板块,黄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事迹,为世界人民作出的杰出贡献。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这位一生都致力于研究杂交水稻的老人,用毕生的努力让所有的中国人摆脱了对饥饿的恐惧,给我们留下了粮仓满盈。他在历史的长河里,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_副本.jpg

  第二板块,黄老师用精美的PPT以漫画的形式向大家科普了杂交水稻的科学知识及研发过程。袁隆平院士从如何提高粮食产量这个现实问题的提出,到培育出杂交水稻的整个科学实践,他整日埋头于地垄田间,兢兢业业在实验室里冥思苦想,用毕生的努力让世界人民不再饥饿。

3.jpg

  第三板块,各学科组围绕主题“做一颗好种子”,联系学校办学理念“在尊重的土壤里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展开头脑风暴。成员们各抒己见,科学组张玮老师说:“要做一颗好种子,要让自身健康饱满就要提高内驱力,主动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能量。”体育组彭鹏老师说:“种子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是有顽强的追求,身为老师的我们一定要怀揣一颗奉献的心去站好每一班岗。”美术组徐佳俐老师说:“我们要做一粒优良的种子,不断加强个人的专业能力,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变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拓创新思维。”音乐组徐丽丽老师说:“袁老用一生为我们树起了最好的榜样,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和学校中层管理人员,向袁老致敬的最好方式,那就是赓续其品格,传承其精神,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向内挖潜,向外奉献,做一粒怀揣梦想、不忘初心的‘种子’。”

IMG_20210528_081510.jpg

  每个学科的老师都是一颗颗种子,在学生的内心深处,不仅要播撒学科教学的种子,更要播撒勤劳、进取、责任的种子。此次活动,老师们打开心灵、打开思维、畅所欲言,收获满满。相信在袁隆平院士的精神指引下,在学校尊重土壤的培育之下,我们每颗“种子”定会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躬行实践、厚积薄发、向阳绽放。

  (撰稿:罗娟     摄影:罗娟、文宏松     审核:黄丽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