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拂着孩子们纯真的脸庞,秋日的暖阳沐浴着孩子们悦动的心房,伴随着金秋的气息,新北区泰山小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3周升旗仪式如期开始,本周升旗仪式由五(2)中队承办,主题是: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
当选本次光荣升旗手的是五(2)班的王骊斐同学,护旗手是五(2)班的张嘉航和张梓涵同学。
升旗手自我介绍:同学们、老师们,大家早上好,我叫王骊斐,来自五(2)班这个温暖大家庭。我兴趣爱好广泛,我喜欢跳舞、画画、唱歌。在学校,我是同学们的好伙伴,老师的好助手,在家里我是妈妈的好帮手。今天我很荣幸能把五星红旗升上蔚蓝的天空,感谢同学和老师对我的支持,谢谢大家。
全体立正,升旗、敬礼、唱国歌。
铭记历史,勿忘“九一八”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是否听过这首歌?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悲惨的时候,逃离了我的家乡,整日在那关内流浪。
这一首《松花江上》唱出了当年东北同胞的心声,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1931年的那一次事变。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沈阳炸毁一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此后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为事变发生在9月18日,所以被称为“九一八事变”。从此日本开始一步一步侵略中国,对中国的的老百姓烧杀抢夺犯下的滔天罪行。”
随着两位主持人的讲述,同学们再次回顾了“九一八”事变那段屈辱的历史。
“中国人民毅然奋起,英勇抵抗,在这期间还涌现出了许多的抗日小英雄。”
接着,五(2)班的陈子阳为同学们深情讲述了“断指小英雄温三郁”的故事。
“在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涌现出一大批的英雄模范。“断指小英雄温三郁"就是勇敢的抗日儿童团成员之一。
他的大哥是一名游击队员,他的家则成为敌后干部和游击队员中转、隐蔽的场所。于是温三郁就担负起了掩护干部和游击队员的任务,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1943年初,冀中地区的抗日形势愈加严酷。在农历正月二十六日晚,抗日队伍的一个区小队住进了温三郁的家里。但由于汉奸的告密,第二天清早,大批日军和伪军便包围了村子。听到枪声,温三郁的父亲和大哥急忙带领游击队员进入地道。温三郁和母亲则把洞口盖好,清理了痕迹。鬼子很快就来到了温三郁的家里,见小三郁还是个孩子,就用糖果引诱,但没得到半点口风。鬼子急了,用刺刀对准他,三郁还是什么都没说。汉奸刺一刀问一句,一连刺了四刀,鲜血直流,但三郁只有三个字:“不知道”。于是鬼子拔出刺刀向三郁头上狠命砍去。三郁面不改色,勇敢地举起双手进行抵挡。结果,他的左手被鬼子砍去了三个指头,右手被砍去了两个手指,鲜血淋漓的小三郁忍不住疼痛便昏死过去!”
听着陈子阳同学的讲述,全体队员们认识到:在战争年代,全国广大少年儿童,在党的领导下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精神时刻鞭策我们要胸怀民族大义,为中华之崛起而砥砺前行!
最后,由李春花主任公布暑期寻访实践优秀小人书名单、2021暑期优秀队员名单、《“红”孩行动 向党致敬》的暑期优秀组织奖以及上周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
(撰稿:石琳 摄影:石琳 审核: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