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聚焦教材解读 促进师生成长
发布时间:2021-09-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朱红亚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收获感恩,寄托希望。2021年9月16日下午,泰山小学数学组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新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

  课堂研讨,关注学生成长

  任莹莹教师执教三年级上册《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由于之前学生已经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中,任老师大胆放手,为学生架起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用摆一摆、说一说和写一写等多种方式进行自主活动,自主探索,并通过学生资源的展示交流,明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和算法,优化竖式的一般写法。整个课堂,学生积极参与,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与严谨。


  教材解读,提升教师素养

  仲琴老师就《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行了教材解析讲座。仲老师从梳理教材内容结构和编排特点、把握教材内涵实质、分析学生的学情和教学思考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仲老师横向对比了多版本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然后纵向比较了苏教版相关内容的安排,明确本节课在单元编排中的地位。仲老师还指出:教学中应立足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放大探究过程。同时,仲老师还提出极具操作性的建议:一、摆小棒,形成并整理计算思路。二、探寻算法,凸显有意义的竖式模型。三、运用算法,建立并巩固笔算模型。本次教材解读让数学组的所有老师收获满满。

3.jpg

  对话交流,碰撞思想火花

  在课后评价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 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精彩点评。

  刘山鹰老师指出:在学生列出算式12×3后,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用口算、摆小棒和竖式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明确计算教学中要处理好算理与算法、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技能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关系。

  唐琳老师指出:任老师的课堂注重算理算法讲解,在计算教学中,强调学生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强调竖式的书写,运算的顺序。同时任老师的课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在课堂中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板书的设计上还需要再精心设计,需要更加能够体现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5.jpg

  这次教研活动氛围热烈,促进了各位老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分享、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数学组将继续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工作热情,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至臻致远!

                                                                                                                                      (撰稿:施胜男  摄影:陈鹏凯  审核:朱红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