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经验,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进一步探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用”一体化实践研究,11月17日,泰山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室,开展了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吴叶老师主持,新北区语文教研员张丽娟校长全程参与并高位引领。
01.课堂教学展风采
武旦老师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从葫芦的生长过程出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不同方式,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随文识字,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课堂生动有趣。
吴鸽老师执教《松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领学生识字解词,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艺性说明文中比喻、拟人手法,体会作者情感并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得到落实。
02.思维碰撞促启发
两节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的设计意图与困惑进行了简要阐述。
武旦老师通过三个学习任务展开教学:抓变化,理过程;辨态度,明内容;拓思维,悟寓意。她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把课堂还给学生。
吴鸽老师表示在教学生动性说明文时,通过按照顺序、运用说明方法、抓住鲜明特点等方法让学生介绍某种事物,学以致用。对于课堂上即时生成的资源还需更好地利用,使课堂更具灵动性。
03.高位引领明方向
新北区语文教研员张丽娟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
首先,张校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努力和备课组的辛勤付出,以及学生的学科素养;两位老师的课堂目标定位准确,读写融合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高认知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思维。
接着,张校针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建议:1.要设计有思维含量的大问题进行教学,关注语言细节的推进。2.建立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体验学习的快乐。3.注重文本的解读,发现“读写”的密码。4.从抓典型特点入手,搭建读写的支架。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信在我校高认知课堂的理念引领下,在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泰山小学语文组将互相学习,砥砺前行,构建出更加美丽、高效的语文课堂!
(撰稿:郭婧依 摄影:秦洁 审核: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