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意浓浓的十一月,来自泰山小学“红团”的十六位教师开展了红红火火的课堂展示活动。“红团”是学校跨度最大的一个团队,有成熟型的骨干教师,也有努力走向成熟的中间力量,他们勇于承担,面向全校开放课堂,在校园里形成了一股浓烈的研讨氛围。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课堂,领略来自“红团”的风采!
一、饱腹诗书语文组
红团教师们都能积极准备,全身心投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课堂精彩纷呈。
刘四青校长执教四上《牛和鹅》一课,他引导学生抓住主要人物,绘制思维导图梳理文脉,从阅读批注,学写批注,练习批注,层层推进,有效地将知识和能力落地,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马丽芬老师执教五上《桂花雨》一课,她聚焦“摇花乐”,用优美的语言、音乐和情感创造了一个诗意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场景再现、借物抒情的细腻笔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单元习作目标,引导学生学写与心爱之物之间的故事。
李春花老师执教了一上拼音《ai ei ui》,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复韵母,李老师通过图文结合、示范朗读、儿歌相助、游戏巩固等生动有趣的方式突破了复韵母的发音、标调难点,并让学生自己发现复韵母的特点,加深印象。课堂中的同桌合作、开双层火车、不倒翁游戏、贴卡片游戏等很好地组织了全班学生一起参与到学习中,让拼音学习充满快乐、趣味。史一丹老师执教四上《王戎不取道旁李》,她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古文内容,并在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高更要求,能试着将故事说的更生动。整节课学生立场凸显,教师的巧妙点拨让学生高阶思维得到了提升。
高燕老师执教三上《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关注单元整体教学,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学会预测”这一阅读策略带着学生推开了预测的大门。在一幅幅插图的细致观察中,学生懂得了预测要有理有据;在一段段对话的交流中,学生明白了预测可以前后关联;在反复的情节中,学生领悟了预测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猜一猜、验一验、夸一夸的轻松氛围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思维得到了有效提升。(图8)
秦洁老师执教了五上《松鼠》一课,她充分发掘文本的个性特征,去组织学生细细品读。“介绍有序”“特点鲜明”“语言活泼”,秦老师紧紧把握住了文本的语言特点,让教学更高效。
二、睿智敏捷数学组
倪敏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想转化--找关系--推公式”的过程展开结构,组织学生回顾研究方法、经历探究过程、熟记面积公式,在师生对话中清晰思路,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知识。
朱红亚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本节课朱老师以“想转化--找关系--推公式”的过程结构展开教学,先通过回顾旧知打开思路;再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整节课,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测量、填表、讨论、推理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转化的意义和价值,感受“变”与“不变”的辩证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和数学表达能力。仲琴老师执教的《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从生活情境引入,组织学生探索口算方法,在多种算法的沟通和交流中明晰算理,优化算法。进而在多层次的练习中巩固算法,形成口算技能。
三、活力开放英语组
臧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6 At the snack bar第一课时。这是一节信息化课堂,教师利用珠峰平台中的课堂教学功能,学生使用iPad进行学习,学生进行填空,判断,观看视频,自己定制个性菜单等一系列活动,完成教学任务,掌握本课重难点,在探究单元主题意义中引领学生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利用iPad点餐是本课的一个创新,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结合。这是信息化课堂的第一次尝试,后续还要多研究琢磨。
孙丹萍老师执教四上Unit6At a snack bar.孙老师研读单元主题内容,创设主题语境,在语境中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本课以snack bar为情境主线,由歌曲导入food和drinks,以问题:Where can we buy them?引入主题。在每一个活动中,又设置了指向听、说、读、写不同层面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活孩子们的语言积累,提供平台拓展语言,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创造、成功的乐趣。
陆丽君老师执教的是六上U6Keep our city clean。陆老师以小组活动为主,増加了每个学生课堂参与的机会和发挥个性特长的机会,在参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以及相互学习、资源共享的意识全方位的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整合已经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记忆、观察、思维和想象能力。陆老师能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并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每个小组努力争得五角星。以激励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和整合知识的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妙趣横生综合组
黄丽娟老师执教《青蛙过河》一课,黄老师从信息技术学科整体育人角度出发,合理规划学科核心素养在本课中的实际落脚点,从自然语言的描述到程序语言的搭建,从程序的整体架构到分步实施,努力贴合学生的真实生长,秉承“让问题从学生中来”“让学生回归到活动中去”“让课堂的生长自然发生”的课堂理念,不断通过视频、演示,学生资源的捕捉、对比,逐步实现知识的渗透、思维的可视、过程的深化、设计的延展。
胡燕春老师执教五年级美术《包的世界》一课,学生们对琳琅满目的包并不陌生。胡老师抓住学生的原有认知,使用视频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观察不同的包,去探讨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以问题为导向,活动为抓手,提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能力。教师把侧重点放在对设计元素运用的探讨和对包更多功能的挖掘上,更突显出美术学科的特性。作品以“包包展销会”的形式,小组内评选出最喜欢的包,让学生参与其中沉醉其中。让审美的眼光、创新的萌芽在孩子们心里根植。
陶贇老师执教《单人直体左右滚动》一课,创设“欢乐谷主题游乐园”这一教学情境,成功地展现了课堂教学中欢快、宽松、幸福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自我感知、思维和激进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陶老师针对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采用了欢快的音乐作为背景,通过“铅笔”“圆柱”“冰棍”这些词汇,形象地让学生掌握滚动的方法和技巧。以游戏为载体,努力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模仿力和互帮互助的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要以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带动身边教师,在接下来的活动中,红团的成员们更要注重自身发展,紧跟时代步伐,要有研究意识,课题意识,积极开展专题讲座,教育教学论坛、教育科研方面做好示范引领!
(撰稿:臧静燕 摄影:各教研组 审核: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