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聚焦“读写用”,深研促发展
泰山小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教研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2-03-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佩依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为助推“双减”,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进一步探讨单元整体教学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用”一体化实践研究,3月2日,泰山小学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录播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组长吴叶老师主持,新北区语文教研员曹燕校长全程参与并高位引领。

  课堂展风采

  郭婧依老师执教《传统节日》,创设了巧虎过节的大情境,“巧虎送福袋”课前游戏激起学生兴趣。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朗读中熟悉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在老师的引导下梳理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通过做游戏贴板贴的方式巩固记忆。接着,郭老师把生字教学和传统习俗讲解紧密融合,在习俗介绍中渗透多种识字方法,如辨一辨、字理识字、生活识字、一字多义。最后,紧扣读写用专题,在了解了传统节日和传统习俗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抓住除夕和腊八两个传统节日,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自己编童谣,引导学生精炼语言,感受押韵。整堂课生动有趣,既内容丰富,又充满文化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图片2.jpg

  石琳老师执教《威尼斯的小艇》,首先从威尼斯的风景出发,通过视频使学生对威尼斯这座美丽的城市产生向往之情,由此导向城市中最富特点的威尼斯小艇。紧扣书后习题,让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指导学生抓住每段中心句,精炼语言,用小标题概括段落内容,从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随后,聚焦威尼斯小艇的样子,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恰当的比喻修辞能生动地将从未见过的事物展现,突出事物的特点。又抓住作者乘坐小艇的感受,一步步引导学生领悟如何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来描述事物。最后,把视野放向生活,借助视频,指导学生运用本课学习到的写作方法描写环球港摩天轮,学以致用,真正做到“读写用”一体化。

图片4.jpg

  交流促感悟

  课后,两位老师对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困惑进行了简要阐述。

  郭婧依老师通过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指导学生识字方法。还通过编儿歌、制作节日资料卡等形式帮助学生拓展运用知识。她认为自己在课堂中的过渡语还可以揣摩得更精致些,对于学生的写字也要加强方法的指导。

  石琳老师表示在教学中要找准训练点,实现读写用融合;要创设更加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对于句子的表达特色,要分析得更为细致,从而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她说,如何将读写结合的课堂设计得生动且有效,还需要继续探索。

  高位指方向

  新北区语文教研员曹燕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

图片8.jpg

  首先,曹校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素养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位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旨在通过读写融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抓住细节思考问题的能力。

  接着,曹校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有效建议:

  1、课堂呈现中要融入学校的语文学科特色,体现语文长程学习的成果,做到“展示有特点”。

  2、要引导学生打开格局,立足课本,感知生活,放眼世界。

  3、对生字的讲解不必面面俱到,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注重生字在不同语言情境中的运用。

  4、设计问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由此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锻炼表达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次课堂的打磨都是一次提升、一次成长。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高认知课堂及语文“读写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我校高认知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在专家专业的指导下,泰山小学语文组必将积极进取,携手前行,构建出更加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撰稿:陈佩依  摄影:王人东   审核:吴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