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评判?
与学生的心理谈话如何进行?
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存在心理危机?
帮助存在心理危机的学生,该如何做?
......
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时代教师的一大挑战。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我市于6月9日组织了《常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心育工作水平,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能力,防患于未然,预防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我校教师积极参与。
培训由四部分组成。
崔景贵专家进行了名为《做积极心理育人的行动者》的谈话,在谈话中号召教师们在育人过程中,要以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素养或发展核心素养为工作主线,充分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成效;以积极心理要素(自我、情绪、人际、投入、意义和成就等)为教育主题,不断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赵世俊专家关于《中小学生典型心理问题与干预应对》的讲座中,分析了影响人心理发展与健康的主要因素,由生物、个人心理、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具体划分成家庭影响、个人心理、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生物因素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从学校角度提出解决的策略,如理念的改变、制度的重新订正、文化再丰富以及策略保障等。
董云英专家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具及结果解读》中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向我们介绍了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HT)量表,其中包含8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涵盖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
、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8个内容,全方位分析了当代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提出缓解心理焦虑的方法,一、各级各类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二、开展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培训;三、开展家庭心理教育培训;四;制定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五、有效增强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六;科学创新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方翰青专家在《中(小)学生心理预警及危机干预操作实务》中首先从心理状况---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跟我们谈心理普测,强调班主任、科任老师、心理教师、家长等重要他人提供的有关信息比测评结果更重要。再从今年高考数学偏难,学生情绪不稳定,他让学生宣泄情绪,进而放下数学,面对物理谈起。他对我们说,对学生来说,习得性无助才是最可怕的,这样的孩子才最会出现心理问题;对心理老师来说,网瘾少年和抑郁症是我们“搞不定”的,提醒心理老师要“用心”。
听完四位专家的讲座,我校老师们受益匪浅。
朱沁怡老师:本次培训让我深有感悟,带着孩子一起向未来任重而道远,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更多:为积极素养而教与积极人格同行;育积极心理之人更积极心理育人;做积极心理教育积极做心理教育,我们的使命更重,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
1、真正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心理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奠基未来、成就未来。
2、不用过去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传统观念,教现在的中学生和大学生,去适应和建设未来
的社会时代。
3、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放眼未来、创造未来、引领未来。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大中学生)追求更加美好、充满希望的未来。
邓依老师:听完赵老师的讲座,我认为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学校与教师应该进一步重视起来并提前做好准备,才能更好的预防学生伤害自己或者他人,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芮剑琪老师:听完董老师的分析,我收获颇丰,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更要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金静娟老师: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心理危机的出现,重视心理问题,要让人的负面情绪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要给予专业的心理干预与指导,使人正确地应对危机。否则,这些心理危机的受害者有一天可能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把伤害带给社会与他人。
老师们通过这次培训受到了深深的影响和带动,大家纷纷表示要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更好地落实在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相信在老师们和家长们的共同努力下,泰小娃定能在美丽的校园中茁壮成长,用阳光心态面对崭新的明天
撰稿:邓依|摄影:朱沁怡、邓依、芮剑琪、金静娟|审核: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