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青山高一筹,方能送木过云端。
为切实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命题质量,提升教师对新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2月15日,泰山小学语文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展第二周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吴叶老师主持。
一、命题展思路,评讲促成长。
首先由各年级代表老师对试卷进行解题讲题展示。各年级的老师们都能全面解读教材,从语文的三级维度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考查的知识点广泛,考查形式多样化,既关注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又关注了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在每个年级代表老师进行试卷分析后,听讲的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思维碰撞中,针对命题解析给出中肯的意见。
接下来由吴叶老师针对本次省统测进行质量分析。吴老师从积累、阅读和作文三个方面进行逐题分析。强调从试卷命题的角度,发现语文教学容易忽略的地方,关注试题背后的课改理念、教学方向,平时教学要注重课本知识点的融合,将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字词句段篇、课后练习题、词句段运用等融合使用,多维度练习。
二、立足新课标,说课展风采。
每位教师从说课标、教材、学生、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教材处理上,每位教师充分考虑学生学情,整合教材,为学生营造高效课堂。在教法选择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上,由浅至深、由简及难,层层深入,优化教学。
陈佩依老师围绕《花种》一课展开了说课。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学生们有如临其境、如闻其香的感觉。在带领同学们找关键句概括段意时,充分利用同学们的已有能力,无形中突破重难点。内容与方法双线交织,由浅入深。
郭婧依老师围绕《纸的发明》一课展开了说课。郭老师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引导学生深入把握纸的发明过程,了解蔡伦纸发明的伟大,以及被传承普及的重要性。
武旦在郭老师的说课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跨学科学习的想法,将美术、科学与语文的学科内容进行融合。结合常州博物馆内的“纸”展馆,带领学生参加“我是小小播报员”的活动,使教育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王人东老师围绕《白鹅》一课展开了说课。 王老师在教法选择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紧扣教学目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板书设计精美简练,一幅高傲的白鹅图惟妙惟肖。
刘妍老师围绕《表里的生物》一课展开了说课。刘老师抓住了文章中心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探究,全员汇报交流,读悟结合,逼近课文的深层问题,感悟语言的表达方式,进行读写语文实践活动。
三、高位引领绽芳华
邹益校长和刘四青副校长全程参与并进行高位引领。
刘校首先肯定了各年级语文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高度重视。接着刘校从语文学科题型出发,联系新课标要求,细致地分析了不同年级的题型和考察的能力。针对问题,刘校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专注于语文要素的落实,做到不偏离;在双减背景下进行作业设计,运用好预学单、研学单和导学单;在课标之下,把握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让语文变得“有趣”,让学生学到“真”知识。
最后邹校对全体语文老师提出要求: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研读教材;敏锐捕捉语文要素并将其细化到日常的学生能力培养中,融入到平时的练习设计中,内化到学生的常规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理清了教学思路,明确了教学的目标和方向,相信我校全体语文老师将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虽然漫长而遥远,但是我们将继续砥砺前行,上下求索。
(撰稿:陈心怡 摄影:陈心怡 审核: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