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以文传,文以墨载。《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写字教学,教育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由此可见,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中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教学中老师需要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写字能力及规范性的培养,提升语文的整体素养。为此,4月12日,全体语文老师共聚一堂,以“共研写字教学,提升语文素养”为主题,开展第十周语文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吴叶组长主持。
一、课堂教学展示
首先是二年级陈心怡老师带来的《赏月》写字教学展示课。陈老师教态亲切,创设了“赏月”的大情境,浅谈月亮的诗句引发思乡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从“月”的汉字演变规律出发,指导学生学写“月”字,由此衍生,学写月字偏旁的字。从古诗中的“月”到汉字演变中的“月”再到汉字的含义和意象,渗透着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情怀,更是激发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二节课是由四年级徐敏老师带来的《上下结构字的书写规律》,中年级重点研究如何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徐老师从字谜导入,发现这些汉字在结构上的共同点——上下结构,并从课文《海上日出》中找到具有示范意义的两个汉字“替”和“紫”。徐老师创设了情境,指导学生进行书写,并运用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效反馈,意趣盎然的写字课,让枯燥的汉字灵动起来。
二、研讨深化提升
随后,全体语文老师就两节课的呈现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老师们肯定了两位老师准备充分,课堂氛围融洽,教学目标清晰,识字方法有趣,能够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评具有一致性,运用多种方法夯实学生基础。同时,老师们也提出读帖有方法,练写有口诀,在观察字形时应避免分散,要以点带面。在指导书写后评价需要有抓手,评价标准要细化,可以利用评价的关键词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学会自主评价,从而更深化自己对汉字的理解。
三、锤炼教师素养
花开正是好时节,石琳老师以优异的笔试成绩,进入道法基本功比赛的第二轮,借此机会,向大家展示粉笔字、即兴演讲。老师们献计献策,认为石老师能够抓住作业设计这一大热点,但在作业的呈现中应体现新课标最前沿的理念,设计要更注重整体性,内容要紧扣关键词。开篇以大背景、时政和作业目标相联系,简洁导入,减量提质。
四、刘校高位引领
最后,刘四青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做了高位引领。
他明确提出,从新课标中已经得知,写字有专门的任务群形式;从语文核心素养角度来说,写字是文化和审美的传承,也是一种汉字的学习;从校级而言,写字是一种素养的展示。因此写字素养检测既是节点的活动,也是对孩子素养的检测。功在平时,要利用写字课进行进阶式的练习,培养学生自主读帖的习惯,并精心设计练习纸张,以归类形式进行写字教学。关注到学生写字的进步,可以与班级评价制度结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春已至,花已开。横竖撇捺各有态,一笔一画皆趣味,“书道虽深,至诚可达”,泰小全体教师将齐心协力,乘着素质教育的春风,踩着双减的鼓点,让墨香浸润校园的各个角落。
(图文:唐洁璐 审核:吴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