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年俗年味庆元旦 喜迎龙年乐开怀
泰山小学一(2)班元旦庆祝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妍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又到一年更替之际。今天泰山小学一(2)班的同学们将传统文化与庆祝元旦结合起来,一起感受年俗年味,迎接新年的到来。

  “龙”图大展画福字

  “福”字是古老的传统节日习俗,也是中国人的重要符号。浓浓的年味随着“福”字,传到万家。古人云:“福禄宜之,福禄艾之,福禄绥之。”同学们展开红纸,提笔写上一个个“福”字,写给自己,祝自己健康快乐;写给老师,祝她们事业有成;写给爸妈,祝他们幸福安康。可爱的龙年“福”寄托着孩子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祝福。

1_副本.jpg

  好运“龙”龍剪窗花

  窗花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剪窗花在古时也叫“剪彩”。在传统文化中,人们用剪纸表达对春回大地的庆贺之意。同学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剪了各种各样的窗花,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小兔、红色的喜、红色的花……这一张张红色,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11_副本.jpg

  福“龙”高照挂灯笼

  灯笼,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在古代,人们挂起红灯笼象征团圆,营造喜庆的氛围。小朋友们将一个个红灯笼展开,拉好,又在灯笼下挂起了“龙”,象征着“彩龙兆祥,民富国强。”灯笼高高挂起,是一个个小小的心愿,是对祖国的祝福。

16_副本.jpg

  欣欣向“龙”喜红包

  接着,同学们感受了庙会的热闹,开始套圈圈。家长志愿者们则偷偷准备好了红包。一封封红包是长辈给晚辈的一种关爱,包含着平安吉祥的意义。一(2)班家长为孩子们准备了小小的红包,包含着对孩子新的一年的深深祝福。同学们拿着红包,说着吉祥话,笑开颜。

21_副本.jpg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体会年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传递爱与祝福,增强文化自信,爱上传统文化。

  (撰稿:刘妍   摄影:一(2)班家长   审核:李春花)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