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聚焦劳动教育,共话跨学科融合
新北区泰山小学综合组第六周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1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肖兰萍

  在教育创新的浪潮中,劳动教育与跨学科融合正逐步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10月11日上午,综合组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了以“聚焦劳动教育,共话跨学科融合”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的亮点是一年级劳动课《家务劳动计划》的听课与评课环节,旨在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劳动教育跨学科融合的新路径。

  



  一、听课环节: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

  徐佳俐老师在课堂上展现出亲切自然的教态。导入环节,她巧妙运用图片进行情境创设,引领学生寻找家中擦、洗、刷等简单家务劳动,让学生深切感知到家务劳动能带来整洁环境。

  劳动体验环节亮点多

  • 认图标建联系:通过认一认图标,包括物件、场所、材料、工具、手势等,帮助学生建立图标和实际家务劳动之间的紧密关系。

  • 说计划明差异:引导学生探讨一周家务劳动计划,清晰分辨每天与每周要做的相同和不同家务劳动,使学生深入理解简单家务规范做、复杂家务努力做的原则。

  • 摆贴设计实践:先让学生上台试着设计一天的家务劳动,随后全体学生实践操作制定一周家务劳动计划,并出示不同劳动计划表,鼓励学生画一画家务劳动图标。

  • 多元评价促进步:从家务劳动的多样性、数量合理性、简单与复杂兼顾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学生后续改进提供方向。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

  






  二、评课环节:思维碰撞,智慧交融

  评课环节中,徐老师率先进行说课,她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以及对这堂课深入的思考,同时,期望借助这堂课,能够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家务劳动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以及扎实的实践能力。

  肖兰萍老师从跨学科和核心素养达成的角度,对徐老师的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徐老师通过巧妙的情境创设和丰富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家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还渗透了劳动精神的培养,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

  胡燕春老师则关注到了徐老师课堂中的跷跷板亮点,即德育价值的渗透。她认为,徐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们制定家务劳动计划,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计划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潜移默化地进行了德育教育,让学生们懂得了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道理。同时,胡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关键建议,如如何教会学生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表格等。

  刘婷老师从心理角度给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她认为在活动设计方面可以进一步游戏化处理,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更加契合学生内心想法、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的语言,以此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无限创造力。

  




  三、领导总结:寄予厚望,展望未来

  最后,刘校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对一年级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纪律性、发言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都出乎意料地好。这充分说明了徐老师平时对常规教育的重视。同时,刘校也鼓励综合组的其他成员积极挑战研讨课,不断探索和实践跨学科教学融合的新路径。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是一次劳动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跨学科融合的积极探索。它让我们看到了劳动教育的无限可能,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推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决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劳动教育与跨学科融合将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IMG_0591.JPG

  (撰稿:肖兰萍 摄影:肖兰萍 审核:黄丽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