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运河,迤逦穿行。大运河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大运河也为世界所瞩目。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大圣中队、彩虹中队在辅导员刘妍老师、秦洁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开展“寻访家乡成就”系列活动。
探访工业遗产展馆
队员们首先参观了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展馆所用建筑原为戚机厂动力车间,占地2600余平方米。在这里,队员们倾听工作人员的讲述,看着常州运河沿线工业分布图,知道了运河对常州的重要作用。紧接着,队员们走进展览馆内部,参观了“常州第五毛纺织厂”的珍贵影像和机器。队员们沿着常州工业的发展脉络,还认识了以刘国钧为代表的民族工商业代表。队员们穿过“常州火车站”,还看到了新时代“强富美高”的新常州建设成果,为家乡的快速发展感到特别骄傲,赞叹于常州的工业文化。
参观百年纪念雕塑
门口的工厂百年纪念雕塑建于1898年,是在百年厂庆时所建。队员们可以通过车钩、曲轴、飞驰的机车等设计元素,领略戚机厂在内燃机车研制领域的卓越成就,感受戚厂人百年奋斗历程。在这里,“红色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弘扬,队员们通过无言的实物,了解到几代中国人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中国铁路运输现代化作出的无私奉献。
体验机车模型拼装
最后,队员们在辅导员老师带领下,合作互助,拼装机车模型。队员们一个个就像科学家一样专心致志,对照着图纸,仔细寻找零件。面对困难,也毫不畏惧,彼此帮助,最终一辆辆色彩斑斓的小火车跑了起来,队员们脸上洋溢着自豪。
泰小队员有话想说
六(5)中队刘则佑:参观完戚机厂,我感到很震撼。园中将历史和现代建筑融合,机车厂房充满了科技的魅力,展示着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厂内保留的房屋既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希望。工业遗产被融入在自然景观中,每个角落都散发着历史的韵味。我感受到戚机厂不仅是一个游览的场地,更是一本“历史书”,这本“书”写了中国机车的发展历程和悠久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说:“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通过此次寻访,队员们对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座展览馆不仅让队员们触摸到了常州工业的历史,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文化创意的跳动脉搏。队员们将以前辈为榜样接续奋斗,争做“四个自信”好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刘妍 摄影:秦洁、刘妍 审核:陈素云)